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丰汇投资,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去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此次科普月将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这一主题,汇聚多方科普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据冯身洪介绍,中国科协自2003年起,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22个科普日活动。近5年来,由3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国际测评方法,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比2020年增长了4.81个百分点,且“呈现加速提高态势”。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深入的细分评价丰汇投资,2024年我国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07%,对应18-69岁人口规模约为4.4亿人,这为建立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夯实了劳动力基础。
“中央国家机关参与部门增加了30多个,全社会科普活动大幅提升,参与面大规模拓展,这对于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深远,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冯身洪说。
据了解,中国科协目前正在联合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作,在传统科普工作基础上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前沿性科普和普惠性科普资源供给。二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科普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三是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丰汇投资
配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